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县(市)区 >> 海林市老科协 >> 海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海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

2016-07-01 09:29:50 来源:海林市老科协 浏览:296

2016614——15日,市老科协在镇领导及镇老科协领导陪同下对柴河镇、海林镇蔬菜村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先后参观、走访、调查了柴河镇长石村、佛塔村、临江村和海林镇的蔬菜村。

一、海林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海林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 ,座落于张广才岭群山余脉之中,地形地貌特征是九山九水半分田,处在全省粮食主产区边缘。如何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我市“粮菜换位”的精细农业发展,撑起农民的钱袋子,打造促农增收的新引擎。

海林地少人多,资源十分珍贵。为此海林市几届政府都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先发展菌、菜、果、渔、游。无论是从领导上、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大力倾斜和全力支持。尤其是菌业发展已形成规模,打出了品牌,打开了市场,进而走向全国、走出国门。但蔬菜产业发展相对速度缓慢。而蔬菜产业经济效益仅居菌业其后的第二阳光产业,蔬菜产业不同其他产业,是朝阳产业,市场宽泛,生命力最强。据营养专家介绍,在人们生活中对粮食、肉、蛋、水果、蔬的摄入量,蔬菜的比重最大,每天成人一斤左右。由此可见,蔬菜对人们的生活健康十分重要,其需求量远在其他食品之上。同时我市蔬菜种植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我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二是我市地处第二积温带,日光充足;三是海浪河、牡丹江流域经年冲击两岸沙化土壤面积较大,透水能力强,透气好,积温高;四是水资源丰富,特别适合各种蔬菜的种植。

近几年海林全市的蔬菜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能够代表海林蔬菜产业发展方向的老典型是海林镇蔬菜村。海林镇蔬菜村是我市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大村,土地面积为1.1万亩,菜田面积7500亩,占全村土地种植面积的70%左右。全村7000多人口,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6亩,从事种植蔬菜4000多人,占全村人口的57%。全村年总收入2.4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6万元,蔬菜种植年收入1.5亿元,菜农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蔬菜村共有棚室面积261.9万平方米(3900亩),大棚及温室大棚达到4100栋,其中温室大棚1378栋(68.9万平方米)、大棚2737栋(193万平方米)。

而有限的土地要养活7000多口人,光靠大田作物种植是根本不可能的。海林蔬菜村从80年代年起,由大地蔬菜种植粗放式经营到棚室化种植精细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一是领导重视,村书记窦乃兴高瞻远瞩,认准了方向,不厌其烦的走家串户,甚至为动员固执的村民种植蔬菜,千方百计做农户的思想工作,有的农户跑了不下50多趟。同时,他带领村班子主要领导与镇里、市政府多方协调和沟通,申请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二是舍得投入和敢于投入。建一个标准化的大棚(650平方米)需要一次性投入14万元,按一个大棚年收入4万元计算,需4年收回成本,可见周期之长。投入10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4.6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市场;三是蔬菜基地设施建设完备,达到了水、电、路全覆盖;四是舍得花重金聘请国家级蔬菜专家为菜农培训,每年入冬农闲时,都要搞一次蔬菜种植知识讲座,保证每户有一个蔬菜种植明白人。海林镇蔬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加快了农民奔小康的步伐,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农民大都住进了楼房,不少家庭开上了轿车。同时也赢得了很多荣誉,先后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棚室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黑龙省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

后起的柴河镇沿江蔬菜产业带,沿江六个村零零星星的开始尝试蔬菜种植,而柴河镇的长石村、临江村早在十几年前开始种植蔬菜,坚持到现在,虽然有他们的甜酸苦辣,但他们还是尝到了蔬菜种植的甜头。2015年,全镇共有6个行政村,1000多户,3200人从事蔬菜种植,种植面积达3600亩,其中露地蔬菜3400亩,大棚蔬菜200亩、220栋,年产无公害蔬菜1200万公斤。主要采取露地蔬菜和冷棚为主要栽培模式。陆地平均每亩收入8000元,冷棚平均每亩收入20000元,长石村种植的500亩小黄瓜专供牡丹江镜泊湖罐头厂,亩收益达到2.5万元。全镇仅蔬菜总收益2500多万元,户均2.5万元,人均7800元。但总的看,柴河镇蔬菜种植比较分散,基础设施薄弱,棚室生产规模小。据了解,其他乡镇蔬菜种植仅供本镇居民生活,没有太大发展。

二、制约海林蔬菜产业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如何把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我市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放大产业优势,坚持由“大田农业向“精品农业转变,重点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实现“粮菜换位”的精细农业种植的转变。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蔬菜产业种植规模小、产量少。蔬菜村全村种植面积7500亩,年产各类绿色无公害鲜菜1.4亿斤,柴河镇沿江蔬菜产业带总面积3600亩,年产无公害蔬菜1200万斤,两乡镇年产蔬菜不到1.6亿斤。如果远销外省各大城市或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那就是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当今互联网信息发达时代。蔬菜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学习山东寿光经验,没有规模无从谈起,只是小打小闹,成就不了大的产业。

第二、倾斜扶持力度相对薄弱。近几年,海林菌业发展速度之所以很快,原因是形成了规模,打出了品牌。相对蔬菜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集中精力发展菌业,而忽视了蔬菜产业。所以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头几年,海林市委、市政府出台“打造海浪河流域蔬菜产业带”的优惠政策,海林市各级政府在蔬菜产业上也有部分投入,但和菌业发展投入相差悬殊。据统计,对蔬菜村投入有上千万,柴河镇政府以及移民资金投入有1900多万。

第三、宣传与引导不到位。目前,海林市蔬菜种植产业之所以落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首先是宣传与引导不够。蔬菜村的蔬菜种植成功经验,说服力最强,政府应从全市的角度,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强化蔬菜村的辐射作用,延伸到长汀、旧街、新安、石河,即海浪河流域。另一方面,农民普遍对蔬菜种植认识不足,一些农民地多,不讲究什么精细不精细。而且费工、费时,加上蔬菜种植和管理特别辛苦,从育苗到采摘,根本没有什么所谓的“农闲”。蔬菜种植技术含量又高,农民明白人又少。另外也不愿意动脑筋怕麻烦,懒惰作怪。更重要的是怕担风险,投资大、周期长(建一座大棚一次性投资大约需要14万元,收回成本要45年时间),见效慢。

第四、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海林镇蔬菜村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建设,蔬菜基地已经达到了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成龙配套的标准,完全可以抵御各种自然灾害。大型的货车包括集装箱车辆都可以进入基地直接装卸,而其他乡镇的蔬菜种植不管是大地的还是大棚的基础条件均不具备,路况不好,没电,没水。因而,必然制约蔬菜产业的规模发展。

三、海林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是海林蔬菜发展必须形成规模,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发挥规模优势。因为海林完全具备条件,首先海林有得天独厚适合蔬菜生长沙土资源。海浪河流域从长汀镇的哈达村到龙头山绵延200多公顷3000多亩,牡丹江流域从柴河镇长石村到群力六个村1300多公顷20000多亩,都是冲击平原,是蔬菜种植最佳土质,发展潜力巨大。其次这两处流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海浪河紧邻海长公路,牡丹江流域有柴三公路和柴河林业运材公路,运输十分方便。

二是打造海林无公害绿色蔬菜品牌,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使我市蔬菜产业拥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通过品牌效应去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我市蔬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及互联网平台,把无公害蔬菜生产与销售和品牌农业宣传结合起来。

三是加大倾斜与扶持力度,要像发展菌业那样对蔬菜产业进行扶持和倾斜。认真贯彻执行好国家关于蔬菜产业开发的各项方针政策,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民从事蔬菜生产,开通区内绿色通道,给蔬菜生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产销环境。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争取上级专项资金,争取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信贷资金支持蔬菜产业发展。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向蔬菜产业倾斜,同时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市产业化项目,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到蔬菜产业开发中来。

四是加强蔬菜种植的宣传、培训、引导。虽然土地承包,分产到户,农民种地市场化,但作为政府还要发挥宣传和引导作用,让具备种植蔬菜条件的农民从大田种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蔬菜村的蔬菜产业发展历史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并以蔬菜村为龙头,辐射和带动我市蔬菜产业发展。

五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除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外,同时要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资,对蔬菜基地的道路进行拓宽和改造,扩大农电线路覆盖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六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的产销环境。市政府要统筹考虑,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首先建立市场营销服务体系,鼓励合作社和经纪人进入流通领域,大力发展蔬菜直供直销,与全国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络,扩大对外知名度和覆盖面;其次建立全市的蔬菜产销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发布蔬菜产销形势的预报,使农户及时掌握市场、了解市场,准确定位种植品种。减少因市场波动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其三,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实行全市统一蔬菜种植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保证每户菜农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通过传、帮、带、教的方式,加快对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其四,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育苗工厂化,生产科学化,储藏现代化,销售信息化。

发展菌业和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海林市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做好这篇大文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