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评比选树 >> 宁安市老科协文体分会会长谢景田事迹

宁安市老科协文体分会会长谢景田事迹

2015-06-29 08:52:47 来源:宁安市老科协 浏览:423

勤勉耕耘    自觉奉献

——宁安市老科协文体分会会长谢景田事迹

谢景田同志今年73岁,原为宁安市文体局工会副主席,研究馆员职称(教授级),现担任老科协文体分会会长。2003年退休,为了人尽其才,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组织上又安排他为市艺术研究室主任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十多年来,他竭尽所能,积极贡献,为宁安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数次在省、牡市和本市获得各种奖项,成为老干部中的楷模。

辛勤耕耘,著论立说

谢景田在文化战线工作三十多年,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理论基础和实践工作经验,退休后他继续努力发挥这方面的优势,不断研究和探索,在十多年间,先后撰写并发表了《论民间文化在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地位及其社会意义》、《从参与“非遗保护工程的实践中认知萨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等大量群众文化学术论文,提出许多创新理论,其中社科论文《试论宁古塔满族先民舞蹈与其表现的民族精神》,发表在省《北方文化》刊物上,并在牡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取佳作奖。同时多年来他一直热心于文艺创作,共创作了《有事找消协》,《雷雨之晨》等20多个话刷小品等文艺作品。其中《雷雨之晨》在牡市的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并赴哈尔滨、天津等地参加汇报演出,受到高度评价,满族舞蹈《鞑子秧歌》在全省天鹅艺术节中获得三项特等奖。2012年他70岁时还登台参演了话刷小品《唐官论稻》、《醉别》等节目,受到大家的称赞。

精心尽力,开发资源

谢景田退休后仍然热心于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挖掘工作,他做为我市“非遗”工作的直接操作者,与其它老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从2006年开始挖掘申报“非遗”项目,在这近十年间,为更好更多开发“非遗”项目,他经常到民间调查走访,查阅各种资料,筛选论证和确定申报项目,他为申报项目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到2014年底,我市非遗的省级项目20个,牡市级的项目45个,宁安立项156个,这些在全省都是最高的。在省级20个项目中,有14项是满族内容的,其中满族的萨满家祭和鹰神祭等都是报其珍贵的极品,填补了我省的“非遗”项目的空白。所挖掘出的5个满族民间舞蹈全部编入了《全国民间舞蹈集成卷》,也填补了全国没有满族民间舞蹈这项空白。2011年和2013年,中央电视台两次采访了他,他数日不辞辛苦协助摄制组排演了“非遗”项目的《满族婚俗》和《远方的家》两部大型专题片,他的丰富阅历和实干敬业精神,受到摄制组全体人员的称赞。

热心传带,培育新人

谢景田是位对宁安历史文化掌握了解较全面的老同志,为能更好使这些历史文化传承下去,退休后他仍象在职时一样,精心培育新人,在这方面他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先后培育出汪君、李祥瑞、韩百和等40余人。其中一些人已成为“非遗 ”及其文化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历史文化爱好者、原交通系统的汪君,在他的精心培育下,已成为我市在历史古文化研究方面的佼佼者,著有很有影响力的《宁古塔五千年石文化》;退休教师、刺绣爱好者贾秀兰,在他的引导鼓励下,以传统的满族枕头顶技艺为根基,吸收了湘绣、鲁绣等技艺,由开始时的满绣刺绣训练班发展成为满绣坊制品公司,现有40余人,其产品销往国内外,多次参加各种展销会和博览会,获得多次奖励,她本人获得了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她感激地说:没有谢老师的帮助就没有我今天的成功。从2004年开始,他还协助局党委在我市先后组建起“宁古塔民族乐团”,“蒙东合唱团”等四个以退休人员为主体的民间演出团体,他常年对它们进行艺术指导,传授技艺,培育了许多艺术方面的人才。这些演出团体也多次在牡丹江市和本市演出中获奖,为活跃宁安文化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心事业,进言献策

谢景田退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全市的文化建设情况,他根据宁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先后提出了很多关于强化宁安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市领导称赞他是最关宁安文化建设的老干部。2011年他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修建宁安历史博物馆的建议》,2012年又提交了《关于修建萨布素休闲广场的建议》,这两项建议均被采纳,共投资数千万元,都已建成投入使用。其中《关于修建宁安历史博物馆的建议》获得了黑龙江省2011年度“优秀老专家建议奖”。

宁安市老科协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