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会员之声 >> 东北地区寒地鱼塘里的科技之光——一位水产推广者的四十年坚守

东北地区寒地鱼塘里的科技之光——一位水产推广者的四十年坚守

2025-07-10 09:10:15 来源:牡丹江市老科协 浏览:2

东北地区寒地鱼塘里的科技之光

——一位水产推广者的四十年坚守

 

西安区老科协  范铁虹

202578

 

站在牡丹江畔的水产养殖池塘边,看着养殖户们用我们参与研发的寒地养鱼技术喜获丰收,记忆瞬间被拉回到1981年那个秋天。从黑龙江省水产学校毕业后,我怀揣着对水产事业的热忱,来到牡丹江,开启了长达37年的水产技术推广之路。

刚到牡丹江时,这里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十分落后,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传统的养殖模式产量低、效益差,养殖户们辛苦一年却收入微薄。面对这样的困境,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用科技的力量改变现状。作为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兼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我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东北地区寒地水产养殖技术的研发中探索。

为了摸清寒地鱼类生长习性,我们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冬里,在结冰的鱼塘上凿开厚厚的冰层,观测鱼类越冬情况;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顶着高温监测鱼塘水质变化。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研发出一系列适合寒地气候的水产养殖技术。其中,“东北地区池塘高效养殖技术”不仅显著提高了鱼类产量,还让养殖户的收益翻了几番。这项技术荣获了省级科技进步奖,更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地改变了当地养殖户的生活。

这些年来,我和我的团队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省(部)、市级水产科技奖。但最让我感到欣慰的,不是这些荣誉,而是看到养殖户们因为我们推广的技术过上了好日子。记得有位养殖户老张,以前年年亏损,在采用了我们的技术后,不仅还清了债务,还盖起了新房。每次见到我,他都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多亏了你们,让我家的日子有了盼头!”

2018年,我正式退休,但我始终放不下热爱的水产事业。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我依然活跃在水产技术推广一线。我经常受邀到各个养殖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为养殖户答疑解惑;还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技术手册等方式,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人。

如今,我已年近古稀,但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继续为牡丹江的水产养殖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常说:“我的一生都和这片东北地区的鱼业养殖事业紧紧连在一起,能看着他们越来越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在我心里,水产技术推广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一份对这片土地和渔民们的深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科技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性,让牡丹江的水产养殖业在科技的引领下,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相关文章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