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建言献策 >> 县(市)区 >> 阳明区老科协 >> 阳明区老科协关于革命老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阳明区老科协关于革命老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9-06-27 10:16:54 来源:阳明区老科协 浏览:183

阳明区老科协

关于革命老区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阳明区老科协成立了专项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会长唐振国担任,成员单位由区农业局、区扶贫办、五林镇、磨刀石镇、铁岭镇、老科协、老促会会长组成。从5月份开始,先后深入到五林镇、磨刀石镇、铁岭镇,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考察老区的产业发展情况,又根据领导的指示要求,抓住产业发展中的焦点、热点、重点问题,召开了专题座谈会,与各镇充分交流了情况,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做到了调研材料有真实情况,有详细的数据,有切何实际的分析,有解决存在问题的建议、措施和方法。现将这次调研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区划调整后,阳明区成为牡丹江农业规模最大的城区,也是全市老区村最多的城区,原来只有铁岭镇的5个老区村,现在又有2个老区镇(五林镇、磨刀石镇)、区划后有43个老区村,占全区59个村的73%,区划调整后,老区建设的工作量明显加大,而且与原有的工作基础不一样,发展也不平衡,尤其是老区产业发展这一块,欠帐也比较多,如何正确分析面临的新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补齐短板,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区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也是这次深入下去搞调查研究关于老区产业发展的所要牵动的牛鼻子,所以我们要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从此项调研入手,不断开创老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进展及亮点工作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的重要时刻,五月初,我们组成的专项调研小组对三镇及部份老区村进行了走访,实地考察了近年来老区快速发展,欣喜地看到老区各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就,使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更使我们增强了做好老区工作的责任感和光荣感。

    1、紧盯产业,狠抓项目,发展动能加快老区腾飞。

    坚持“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持续开展“备战之冬”活动,培育壮大“新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改造提升“老字号”。铁岭二村借鉴“茏恒模式”,落户轩盛、森发2户木业企业,落实了老区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品牌功能农业,建成8个品种20个富硒产业基地,富硒功能农产品走进哈洽会省绿博会和成都第六届农博会、富硒农产品知名度不断提高;威育2号等高淀粉型玉米发展到3万亩,高油高蛋白大豆发展到2万亩,中药材发展到1000亩,林下经济发展到5340亩;推进“大众创业,万从创新”,成功扶持创业150人,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位于铁岭镇老区青梅村——金珂心有机富硒功能农业蔬菜基地,由年轻的大学生孙雅坤创办,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有钢筋结构大棚24.暖棚8栋、育苗温室9栋、保鲜库3个。主要品种为油麦、菜心、芥蓝、香葱、法香等特种蔬菜,年产60多万公斤,年产值180万元,带动农户40余户,产品主要供应俄罗斯出口和绿色蔬菜宅配送。基地采用施农家肥和隔离式种植法进行了绿色蔬菜的种植。2016年黄瓜、青椒、茄子、豆角等普通蔬菜获得绿色标识认证。2017年成功注册“金珂心”商标。该基地为阳明区有机富硒功能农业十大基地之一。通过与黑地泉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应用苏州硒谷科技公司,苏柯汉(潍坊)生物工程公司生物菌肥前沿技术生产富硒有机蔬菜。基地经营50亩“富硒有机小菜园”家庭农场,已发展290多个会员,本着“够健康,够新鲜,够便捷”理念,目前开设“半小时内从田间地头采摘到入户上门”的城市配送蔬菜服务,市民可享受到最新鲜最健康的蔬菜,基地正在不断丰富蔬菜品种,增加了绿色水果、绿色杂粮、绿色禽畜养殖等,立志将高品质、高营养的功能食品送上牡丹江市民的餐桌,并在基地铺设了2000平方米草坪,开展了少儿功能农业“读蔬课堂”、亲子野营活动等。通过互动游戏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功能农业.接受功能农业,在活动中让每个家庭重新建立与自然的联系,并在基地设立草坪餐厅及儿童游乐区域,餐厅内的所有食材均为农场自产果蔬,儿童游乐区域也是以农业产业为主题。金珂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努力打造“阳明健康大厨房”,发展各类富硒农产品,示范带动老区富硒功能农业大发展。

    2、攻坚破难,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助推老区发展

加大“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脱贫工作力度,以脱贫工作带动老区产业发展,打好产业的攻坚战。金融扶持.基础设施,医疗救助、社保政策兜底、社会帮扶“组合拳”。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光伏扶贫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产业扶贫、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帮助老区贫困户早日脱贫的有效措施,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阳明区老区光伏扶贫工程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坚持“贫困户自愿、贫困户受益”的原则,探索出一条符合脱贫需要的光伏扶贫发展模式。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发电精准扶贫工作,区委书记赵会平亲自参与此项工作,首先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各镇镇长为副组长、区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扶贫办、老促会、供电公司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光伏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光伏扶贫工作的综合协调,数据整理,供电部门无偿提供接入电网等优惠政策,每度电按0.75元收取。光伏发电是国家一项优惠让利于民的好政策,光伏电站基本做到无辐射、无噪音、无人值守,无论阴天、雨天,只要有光,就有电,自动运行,节省人工管理的费用。各老区村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各村的第一书记深入到贫困户家中详细解读光伏扶贫的各项优惠政策,又把有安装意愿的贫困户组织起来,由供电部门的技术人员详细介绍光伏设备安装的好处,并网发电后的收益,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等知识,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截止到2018年底,全区为3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全部实现了并网发电,达到了革命老区光伏扶贫项目的全覆盖,每年每户贫困户可受益3000元,使贫困户有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收入,为他们早日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3、培育典型,伏化结构,促进老区发展更具活力。

    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按照省、市老促会的要求,注重产业发展的典型,并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和归纳,现将五林镇老区北甸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致富奔小康的先进事迹综述如下:

    五林镇北甸村是革命老区村,位于阳明区东北部,与201国道相邻,全村耕地面积9521亩,其中水田5000亩,有村民668户,人口2618人。北甸村是全省贫困村,2013年贫困户为494户,贫困人口达1680人,全村贫困户占总户数的73.9%,全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64%。几年来,北甸村党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选准配强党支部班子,同时区委选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配好“第一书记”,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攻坚胜利战役,给北甸村带去了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新思路、新方法、新渠道。村屯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人口逐年减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现在全村贫困户只有14户,贫困人口34人,到2020年将全部实现脱贫的目标。

    产业结构单一和思想观念落后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只有优先发展产业,解决好群众的思路观念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因此,北甸村党支部制定了“产业带动+思想引导”的脱贫方式,力求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的现状。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亮子河现代农业示范带为依托,以阳明有机农业发展政策为保障,在贫困户中贯彻“打有机牌,走特色路”的农业发展方针,推广阳明有机农业新技术,推进有机蔬菜大棚等新型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有机农业。同时,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着力打造优质粮食、蔬菜生产基地,投资7000万元打造了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1062栋棚室,共打40眼灌溉井,铺设棚区输水管10500延长米,棚室内全部采用滴灌技术。积植了番茄、黄瓜、生菜、水萝卜、甘蓝等有机蔬菜10多个品种,200多亩番茄签订了外贸订单,远销俄罗斯等远东地区。基地年产各种蔬菜2124万公斤,年产值达4248万元,年纯利润达2832万元以上。同时示范辐射周边村屯高效农业的发展,为牡丹江市民的菜篮子提供健康、安全、绿色的蔬菜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做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多地少的现状不断加剧,有效转移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也成为脱贫的重要举措,根据农业种植季节的特色,采取外输内转,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渠道。先后建立了大连等三个劳务转出基地,培养了6个劳务输出经纪人,劳务产业有效地解决了富余劳动就业问题。三是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科学制定培训计划,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技术革命日新月异,要让更多的农民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地更新农民的思想,尽快地接受微商、电商等新生事物,以提高农民素质,塑文明新风尚为目标,以培养种养殖能手、产业经营能人和乡村科技人员为重点,多渠道、多层面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专门人才。在市、区工作队的帮助下,建立了图书室和网络学习室,定期组织农民开展培训,学习各种科技知识,提高了科学种养殖和转岗转产能力,开扩了农民的视野,打开了产业致富的大门。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有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合作社,聘请专业人员对合作社的生产与管理进行统一指导,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变散户经营为集体经营,实现了合作社的组织化、制度化。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分户种植的“三统一分”模式。解决了多家多户分散经营与统一市场的矛盾,又增加了村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发展产业现代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步打算

    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调研工作,我们看到了革命老区各项事业所取得可喜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把老区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确定为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从一点一滴实事抓起,出实招,见真章,勇于担当作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了老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在看到革命老区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老区在高质量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艰难,主要问题是:

    1、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个别干部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2、农民收入基本是以种地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致使落后的传统农业无法提升产业发展的速度。

    3、老区经济体量不够大,促进产业发展的好项目,大项目还不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

    4、农民的思想观念不能完全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较低的文化水平、不适宜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头脑中固有的遗风陋俗造成收入增长缓慢、产业发展滞后。

2019年第11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文章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乡村振兴总要求,深刻反映了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新阶段,农民群众的新期待,这也是对我们革命老区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围绕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重点工作,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大讨论,认真谋划实现高质量产业发展的举措。在普遍提前认识的基础上,做好“菌、菜、药、草”特色农业”5篇大文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外部寻求增收途径;既要抓好老区农民的增收工作,又要分类指导下大力度解决重点村、重点农户的增收问题;既要立足当前,采取见效快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快粮菌换位,做大做强菌类产业;二是加快粮菜换位,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三是加快粮药换位,做大做强北药产业;四是加强粮饲转化,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产业;五是在特色种植上求突破。新形势新任务对老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定“老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宗旨,坚信“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来的精彩”这个道理。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共和国走来的地方。老区人民是现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开创者、建设者、见证者,通过这次走访调研,亲身感受到老区建设的辉煌成就,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老区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以加快老区发展的优异成绩向伟大祖国成立70周年献礼!

              阳明区老科协

                                 二○一九年六月二十七日

协会简介 - 组织机构 - 协会章程 - 职称评审 - 大事记